我要参展
我要参观

关注丨行业:社区托育服务有赖更多政策支持

度向农村地区、贫困地区给予政策和扶助资金倾斜,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,统筹考虑婴幼儿照护设施建设。要因事而治,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设施与社区卫生、文化、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,发挥综合效益。
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,托育服务需求在区域和城乡间存在差异,应鼓励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、条件较好、积极性高的地区探索各具特色的托育服务模式。鼓励和支持城镇街道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资源,推动用人单位创办福利性托育机构,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开展或转型发展托育服务,扶持有育儿经验和相关资质的个人提供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,加快发展民办公助、企业自办、社区托育、邻里帮托等不同类型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,实现社区托育服务内循环。
婴幼儿照护服务事关千家万户,需要政府、家庭、社会和企业共同推进,“软硬”兼施。“硬”的方面,要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作用,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,激发地方政府在发展规划、用地保障、场地提供、融资优惠、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包。“软”的方面,要加大对托育服务人才支持,在高职院校增设托育服务学科专业,增加专业人才供给;加大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力度,提升托育服务质量。
针对托育服务供给能力不足,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,既要促进发展、增加数量,更要规范管理、保障质量。要严控准入标准,托育机构的设施功能需满足安全规范和质量要求,收托婴幼儿数与从业人员保持合理比例。同时,加强规范管理,落实分级、属地管理和分工、综合监管责任。特别要探索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等专业机构,负责制定托育行业标准、开展专业研究、指导科学育儿、组织从业人员培训等工作,并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估,开展信用评价和信息公示,推动实现托育机构管理专业化、服务优质化、运营规范化,把发展托育服务培育成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。

【声明】文章内容与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转载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。